医药企业税务筹划警惕虚开风险!多家药企虚开发票被查,有个模式虚开风险高!
2022-04-14 14:30:49.000
浏览数:1068
作者:
据企查查显示,近日,江苏省泰州市一小微企业虚开发票被税务稽查!值得注意的是,该单位为泰兴市宣堡镇政府平台公司。
该企业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
处罚事由:
该单位为泰兴市宣堡镇政府平台公司,用宣堡镇村民高松龙身份证于2019年2月登记注册,主要为医药公司提供现代服务推广费、会务费普通发票。
2019年以来,该单位向下游为泰州瀚霖医药有限公司、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计开具普通发票138份,价税合计8758879.70元。
上述5家医药公司通过招商广告找到该单位,提出开票需求,双方签订业务合同,一般由医药公司先将合同对应金额打到该单位账户,该单位扣除1.6%至1.8%的税额后,按对方要求将余款转给指定个人账户,并将发票邮寄给医药公司。
如医药公司按合同打款有困难,该单位就借用政府资金预支相应税款交税,待医药公司将相应款项打到该单位账户后,该单位再将预支的税款返还给政府资金账户。
该单位实际上并未实施合同中规定该单位承接的具体业务,相关业务均由医药公司药品销售代表自行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也未收取任何利润。
由于该单位为小规模纳税人,所以一直未建立账册。
处罚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泰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对泰兴市宣堡镇政府平台公司——泰兴市松畅商务秘书中心虚开发票金额超过1万元的行为处8万元罚款。
注意,个人独资企业→CSO公司→制药企业开票模式虚开风险高!
个人独资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依法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缴纳增值税、附加税费以及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两票制实施后,部分医药代表通过个人独资企业,为制药企业或为名下大的医药咨询公司开具发票,虚开风险常常受到关注。
1、个人独资企业空壳风险,是税局必查项
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可能无实际经营场所、无实际办公人员,多个个独实际为同一控制人,频繁注销、顶额开票、开完走逃失联,法定代表人根本不是实际经营人员】的情况;
税务机关一般会实地检查办公场所,要求提供办公场地自有房产证明或租赁服务合同;实地核查是否有办公人员,要求提供工资付款凭证和医保社保缴纳凭证;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是否清楚相关业务,是否为同一实际控制人虚设的空壳公司。
2、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实际提供医药咨询服务,常受到税局关注
针对【一些医药咨询服务合同是从网上下载的模板,合同内容无实际进行,“服务费”约定方式异常,与药品等销售数量挂钩,合同的签订时间异常,咨询服务真实性难以提供证据】的常见风险;
税务机关一般会要求个独企业具体说明向药企提供了哪些咨询服务、会议服务、市场推广服务、广告服务;还会要求提供具体进行上述服务的业务流程,各个流程的实际业务负责人,包括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在公司的任职方式等,进行核查。
3、个独设立的目的常受到质疑,资金流向常被追踪锁定
【制药厂→医药咨询服务公司→个独→医生】 这条资金流,常常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质疑;
为判断个独的企业账户是否真是,是否有实际的经营资金流水,有关部门会锁定开户行账户流水、关联个人银行账户流水,追踪从制药厂开始的资金流向,以发票为依据计算各交易环节涉及发票对应的资金往来推算“开票费”。
注:在上述交易模式下,即使不存在“资金回流”,税务机关仍可能会根据有无真实货物交易及对各环节资金的计算,认定各环节服务交易是否是虚设,是否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过票洗钱”。
税务严查,一季度7家药企被通报
在2022年第一季度刚结束,在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中,就有至少7家医药企业因涉嫌税务问题被省税务局通报。
其中包括福州豪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海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东今来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正立方医药咨询有限公司、河南省瑞安医药有限公司5家医药企业;此外,还有深圳市东泰医药有限公司、青海众源医药发展有限公司2家药企因涉嫌“逃避缴纳税款”被通报。
综合来看,虚开发票是整个医药行业中屡见不鲜的新闻,而相关部门也对企业税务合规保持严管的态势。
自从财务部宣布加强药企税务监管以来,各地税务局便开始严查药企税务,不少涉及虚假销售费用、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的企业在监管过程中被处罚和曝光。
税收大数据时代,企业更多的数据将被税局掌握,监控也呈现全方位、立体化。
在信息化越来越透明的当下,药企想要避免在税务方面带来的风险就必须做好税务合规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上下游的交易发票、销售代表等员工报销发票严格把控和审核,在最新政策、法律法规适用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才能做到安全节税、有效控费,避免在税务方面带来风险。